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羅士信其實最想的並非是怎麼怎麼制裁日本,而是直接領着李唐大軍浩浩蕩蕩的奔赴日本島,直接將那島國給收拾了……出一口惡氣。
心頭之患?
千年以後的小日本或許可以用這個詞,現在的小日本就算跳起來也挨不到大唐的腳板底,一天一地,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的。
只是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尤其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是關乎着天下萬民的重大關鍵。
所以戰事不能亂開,也不能亂打。不然就如秦末漢初的項羽一樣了……西楚霸王項羽崛起吳中,率八千江東子弟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舉滅秦,垓下戰之前,可謂未逢一敗。論及軍事水平作戰能力,即便是兵仙韓信也要避之鋒芒。但項羽之敗,便是敗於他的百戰百勝。太過好戰,打了太多沒意義沒必要的戰役,導致西楚越勝越弱。反之他的對手劉邦,雖是百戰百敗,可是在謀聖張良的輔佐下,便是敗戰也敗得有價值有意義,從而越敗越強,逼得項羽不得不鴻溝和議,最後兵敗烏江。
小日本懸壺海外,大唐若要征伐,必先逐漸強大的水軍,還要逐漸運送糧草的戰艦後勤,要付出巨大的投入,才能打這一仗。就算他們跨海一舉滅了日本,也得不到多大的利益。只會因爲沒有戰略價值,自傷身體,得不償失。
羅士信在李靖的指點下也具備了相當的戰略遠見,明白戰略上的勝利遠勝於戰術勝利。
大唐到目前爲止,立國也不過十年,一統天下也不過兩三年。正是百廢待興的局面。對外戰爭本就受到國力的限制,不可能貿然莫名的去打沒有足夠回報的戰役。
就算羅士信有這個想法,也只能藏在心底。等時機成熟了,大唐有餘力的時候,在行請命。分個萬的兵力足夠踏平日本島了,現在確實不是這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