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這打破局域的限制,開通絲綢之路是在這個時代是大勢所趨的事情。
畢竟時代在進步,思想方向也必須隨着時代的進步而進步。在強大在繁華的國家,如若依仗着自己的強盛而固步自封,終有一日會成爲過去式,讓人踩在腳下,翻不得身。
將文化傳播出去,將自己國家的特產銷售出去,以刺激王朝國家經濟,這是勢在必行的。
尤其是唐朝經過隋末動盪之後,人口銳減,市場所需太少,很容易就進入飽和期。這飽和期的更是需要對外貿易來彌補這個空缺,重新開拓絲綢之路勢在必行。
這個時代,並不缺深謀遠慮之士,看破這一點的不在少數。先前的討論也說及此事,羅士信相較他們只是說的更加肯定,倒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便有些駭人聽聞了。
在唐朝也並非完全沒有海上貿易,三國時期,東吳孫權便派遣過商船出海,但是因爲科技的原因,當時的造船業遠不足以製作能夠抵抗大風大浪的大海船。最關鍵的還是上帝之眼看的那麼清楚,沒有向那方面發展往那方面考慮。畢竟在古時候,但凡在宋朝以前,中國王朝的發展核心都是在西北的關中北地以及中原一代,江南屬於偏遠地區,並非發展的重心地。而航海最關鍵的地方便是在於江南一代。這江南都沒有發展起來,又談什麼航海?
在羅士信的記憶中,江南的發展源於安史之亂以後。長達七八年的安史之亂給關中、北地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得百姓南遷。經濟南移。又因陸路絲綢之路中斷,海上絲綢之路也順勢而起。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作爲一個偏居一隅的王朝,他們的經濟能夠完全不受地域的影響,航海給他們帶來的利潤是不可估算的。
作爲一個後世人。羅士信很清楚的明白海路運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較爲陸路絲綢之路更爲便利,越早發展對於國家越有利處。但是以目前的情況而言,開通海上絲綢之路海上存在着一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