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沒有這八千騎兵壓城,高句麗得知蓋牟城受襲,唐軍已經渡過遼水,遼水防線告破,必將撤離失去戰略意義的懷遠鎮。不傷分毫。但是有了八千騎兵的存在,那情況就不一樣了。爲了防止唐軍半渡而擊,攻打他們的撤退兵馬。他們不可能不分出兵馬阻擋殿後。
這裏很考究一個度量,若殿後兵馬少了。起不到效果一樣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若兵馬過多又會有些浪費。
淵斌之持重沉穩,爲了避免全軍覆沒,一口氣留下了一萬五千殿後軍。面對淵斌之的壯士斷腕,李道宗、張士貴當機立斷,不在理會淵斌之的撤退軍,而是將一萬五千殿後軍全部困死,一口吃下。儘可能的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這種細微處的戰局變故莫說是羅士信,就算是李靖這樣的用兵大家也不可能拿捏的精確。
這裏也就考驗爲將者自己的判斷與隨機應變的能力。毫無疑問的,李道宗、張士貴都是難得的大將,在這需要他們自行做主的時候,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近乎全殲了一萬五千高句麗兵卒。
這也意味着在接下來的遼東攻防戰中,高句麗將會少上萬人守兵,大大的給了他們不日後的攻城,減輕了不少的難度。
“全是大將軍指揮有方,不然我們哪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李道宗、張士貴隊羅士信都很信服。客套的說着。
羅士信領着他們進入了蓋牟城,途中聽羅士信說起攻取蓋牟城所獲得的輜重,一個個愕然之餘。更是笑逐顏開,十數萬石的糧草,這戰利品實在太過豐厚了。
羅士信一如既往的雷厲風行,在大軍會師蓋牟城之後的第一時間召開了軍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