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戰陣交鋒,勝敗之間,只是相差一線。
勝利者往往就是能夠抓住那一線的存在。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極少有人真正知道的。他的存在大多被引用於戰場,是極有道理的。
大唐現在面對的局面恰恰是沒有天時,沒有地利,也沒有人和。
遼東苦寒,不是本地人極難適應,唐軍兵卒多爲關中人,是以沒有天時。高句麗處於守勢,前佔據堅城後有援兵,大唐亦無地利要素。至於人心,高句麗佔據了遼東已有兩百多年,境內的百姓兩百多年都在接受高句麗的統制,接受高句麗文化的洗腦。說他們有多麼嚮往中原,認爲自己的中原人那都是虛的。不能說沒有想回歸中原懷抱的志士,但無可避免的有很多人已經潛移默化的將自己視爲高句麗人,將大唐兵馬視爲外敵,人心也是未知之數。
最爲關鍵的還是兵力問題,楊廣暴政使得天下人口銳減四分之三,導致唐朝人口嚴重不足。這古代人口不足會衍生一序列的問題,經濟、糧食等等都會因之下降,軍隊兵力也不例外。
羅士信現在手上可用的兵馬只有兩萬,在種種不利的因素面前,唯有抓住那一點點的戰機才能扭轉乾坤。
高句麗從本土調兵支援遼東,一路長途跋涉,極爲疲累。羅士信又傳出虛假消息,誘惑高句麗援兵加快行軍速度,增加援兵體力的消耗,而唐軍卻在原地休息,以逸待勞。
唐軍養精蓄銳,一直將戰鬥力戰鬥意志維護巔峯之境。此消彼長,高句麗的戰鬥力意志力,不可避免的隨着體力的消耗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