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建成給調往蜀地封爲蜀王,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之一調命爲益州大都督府長史,這其中的關聯不言而喻。
李世民有着一代君王的冷血與無情,取得了勝利的他。在沒有確切的定下勝局,不會給李建成任何反擊的機會與可能,他知道自己這位大哥在政治上的卓越能力。就算蜀地偏居一隅,他也不願見自己將來掌控的國家出現一個國中之國。
高士廉的主要任務便是監視李建成,當然他也要履行自己身爲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的職權。不要小看大都督府長史這個職位,在唐朝益州大都督這個職位大多都是由親王遙領的,並不管都督府的任何職務,所有的行政皆由大都督府長史來處理,也就是說高士廉是益州行政第一把手。
當時蜀地民俗輕薄,很多偏遠的地方。迷信鬼神之說害怕鬼怪而厭惡病人,就算對於生病了的父母都不敢在牀前侍奉,而是遠遠地以棍棒挑着食物地給他們喫。高士廉得知如此情況。因勢誘導,使得風俗得以改觀。同時還在秦時李冰疏浚的汶江之外,又挖掘一條新渠,讓蜀地百姓大獲其利。此外,他又用空閒時間組織詩文辭賦之會,讓儒生研討儒家經典,勉勵青年學生,以致蜀中蓬勃辦學,將西蜀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使得蜀中大治。
現今李世民已經登基爲帝,坐穩了李唐江山。可謂大勢所趨。萬衆歸心。也就將高士廉調回長安聽用,體諒父親年事已高還特許李建成回長安探望。
這蜀地不好治理。高士廉能夠乾的如此出色,能力可見一般。遼東的情況比蜀地更爲惡劣,高士廉有治理蜀地的經驗,對於遼東的治理也當得心應手。
李世民也知高士廉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但是自己這位舅子幫了他太多的大忙,卻沒有好好享受過,原本打算將他調回長安,讓他當任宰相職位,達成一個文官最高的夢想:封侯拜相,讓他去治理遼東,這個想法自然告吹,覺得有些對不住他。
“能者多勞!”杜如晦頷首道:“義興郡公是最佳選擇,這時派人去遼東不只是治理,還要配合大總管攻取高句麗,甚至還要與百濟大和國決戰。治理遼東,確實不只一個人選,但要配合大總管用兵,卻是最佳的選擇。若實在有所顧忌,陛下派臣或者房相、魏大人去也行,馬周也是一個選擇,只是他官職太低,還不足以總攬遼東大權。”
李世民無言以對,現在大唐正在關鍵時刻,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離不開這些治世大才,頷首道:“我明白了,就讓舅父去遼東吧。有他在,我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