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將高句麗驅趕上北山,正是他們計劃中的一部分。
全殲十萬高句麗兵,羅士信不是沒有想過,但是代價太大。
羅士信手中可用之兵在攻取安市城之後只有四萬。而且大多都經歷過攻城戰役,體力有些不足。東北氣候惡劣,將士們水土不服。精氣神都存着一定的問題,還有傷兵的困擾,發揮不出原本的戰鬥力,就算加上契苾何力的兩萬兵馬也不過是六萬之數。比之高句麗的十萬大軍,依舊存着一定意義上的人數差別。
若以全殲爲目的有絕大的可能激起高句麗兵孤注一擲,絕地反擊的心態,死地求生,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傷亡,甚至還有那麼點點機會置之死地而後生。反敗爲勝。
如此計算下來,並不划算。
是以羅士信刻意給高句麗留了一條看似活路的死路。將他們逼上北山,困死在北上之上。
高延壽、高惠貞的糧草已經讓契苾何力席捲一空。他們隨身所帶的糧草僵持不了幾日。只要糧草用盡,逃入山中的高句麗就如甕中之鱉,沒有任何威脅力了,唐軍不用耗費一兵一卒便能將他們拿下。
不過困獸之鬥,還是不可小覷。
羅士信擔心高句麗在糧草用盡之前會效仿項羽破釜沉舟的反戈一擊,數萬大軍從山上一鬨而下,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傷亡。也就安排李道宗先截下一部分,殿後的尾巴給喫掉,削弱逼上北上的高句麗大軍的實力,就算他們有血氣之勇,存死戰到底之心,唐軍在兵力上也能佔據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