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傷心誰做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在張彥看來,朝代的興衰,不在於是否有天險可守,而是在於帝王是否得民心。
歷史上,孫氏也是佔據江東的霸主,但最後孫氏還是被來自北方的強敵擊敗。足可見,偏安一隅,雖然可以固守一時,卻不是長遠之計。而且,一旦偏安一隅,沒了後顧之憂,將士們都不會再有所擔心,或許,會讓他們漸漸的消磨了戰鬥的意志,從而變得軟弱不堪。
赤壁之戰時,曹率軍南下,孫氏的一干重臣都認爲不可抵擋,並且建議投降。反而那些武將卻建議力敵,最終孫權採取了武將的意見,迎擊曹,以少勝多,這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中原雖然是四戰之地,但卻也是龍興之地,許多朝代都是因爲佔據了中原,才得以問鼎天下的。雖然佔據這裏要時刻提防着四周的敵人來進攻,讓人提心吊膽,但至少可以增強他們的意志力。
戰爭來臨時,不管敵人有多麼的強大,只要戰,便會有勝利的希望,但是隻要不戰,必敗無疑!
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的張彥,只要再向豫州邁出一步,便可以完成佔據中原的戰略,北御袁紹,南平袁術,虎踞中原,他ri龍騰九州,指ri可待。
一番思考過後,張彥的心裏終於有了答案,也基本上確定了這些天來的糾結。
但在他說出自己的意見的同時,張彥還是先問了問張紘,“軍師,你可有什麼意見?”
張紘道:“主公,在彭城時,我就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江東是塊寶地,又有長江天險。正如陳大人剛纔所說的一樣,如果合理的治理江東,造福百姓,那些山越百姓,未必就會造反。而且此時確實也是佔據江東的最佳時機,我軍應該當機立斷,先擊敗孫策,然後再圖謀江東,以主公之實力,兩年之內,主公必然可以完全佔據江東。若在苦心經營數年,江東必然會成爲主公的糧倉!”
張彥聽完後,略微點了點頭,對張紘、陳登道:“你們兩個人的意見一致,都主張我佔據江東。我想了很久,也覺得佔據江東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只是,江東人口稀少,要想完全佔據江東,尚需費上一番周折。而今我軍已經佔有徐州、兗州、青州之地,若是傾全力來攻取江東,一旦袁紹乘虛而入,我軍拿什麼來抵禦?如果我軍不以中原爲重,那我們之前又爲何非要和曹拼個你死我活,又要抵禦袁紹、袁術呢?難道我們所做的一切,只因爲能夠偏安一隅的江東,就這樣都是白費了嗎?那些陣亡的將士們,他們的血豈不是都白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