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王氏便心動。在農業經濟的世界,田產永遠都是根基,沒有田產,便等於無本之木,無源之流。
陳三郎又道:“此去揚州,若孩兒時運到。考了舉人,這門第便能立起,到時家業都會進一步擴大起來。”
這是必然之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影響力增大,不僅家裏的人,在外面的親戚,甚至鄉鄰等,都會前來投奔,漸漸形成一個門第體系。隨着慢慢發展,還會招收伴當門客,甚至塾師幕僚等,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穩固勢力。
世俗發展,必經此路;哪怕世外修士高人,也要有宗門依靠不是?
家族,就是世俗根基所在,因爲個人的力量,永遠都是渺小的。而一些出身豪門世家的子弟,他們等於是含着金鑰匙出世,自幼受百般寵愛,健康安穩地成長,人還沒有長大,便有長輩們鋪好路子,只要抬起腿走就行了。
陳三郎出身小戶,和寒門無異,沒有長輩相幫鋪路,便只能依靠個人發奮圖強,逐步逐步考取功名,爭得身份地位。然後再以己身爲中心,慢慢聚起人來,形成體系。
這樣的門第,日後成就如何,基本都得看陳三郎前程了。
陳王氏等人聽見,許久做不出聲來。他們何曾想過這般未來藍圖,又如何敢想?
好比華叔小翠,身爲下人,其實就是想能夠安安穩穩,每天能喫飽飯便夠了。特別小翠,家裏人已催過幾次,讓她脫離陳家,換到別的門戶去,或者找個差不多的人嫁掉算了。要不是陳三郎考中秀才,她肯定會被家人逼着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