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上沒有在客棧喫早餐,肚子餓得咕嚕嚕響——鄉試期間不在外面飲食,是一條不成文的慣例,起源不可稽考,主要是爲了預防喫錯東西,而或防止被人動手腳。
因此大部分考子都忍住,等進入考場後,再接受飲食。
等所有考子入位,又有專人進行覈查清點,最後得出結果,高聲宣佈:“揚州州郡獲得鄉試資格士子共計三百六十八人,實到三百二十六人,有四十二人缺席,時辰已到,考場落閘,不到者作取消資格論。”
陳三郎聽着,倒不覺得奇怪。這麼多人,有一部分人因爲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無法進場考試,每一屆鄉試都會有。或者實在籌措不到盤纏,或者生病,還有的在半路遭了禍害……
陳三郎剛到揚州,在碼頭坐馬車入城,就差點遭到毒手,換了別的文弱書生,豈不就冤枉而死了?
清點完畢,覈對了名單,主考官蘇燕然下令,可以發放飲食,以及文房四寶了。
早上的飲食很簡單,清一色肉餅和清水。說是肉餅,其實肉少面多,糅合些肉,主要出自營養上的考慮;至於文房四寶,屬於制式物品,每個人所領到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數量也一致。不過如果考試過程中,損耗過度,筆墨紙張不夠用,可申請拿多一份。
每一場,最多隻能拿多一份,還不夠用的話,這試就不用考了。
因此,在這些用度之上,必須十分謹慎,提筆落墨,不能隨便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