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這一點,被困在京城的萬千人家十分清楚。橫豎都是死,爲何不以死相爭?
於是乎,無路可逃的人們紛紛自願奔上城頭,衝向城門,即使沒有兵器盔甲,即使只是拿着鐮刀鋤頭,即使只是一身布衣。
在這一刻,平民百姓都成爲了鬥士。
在這一刻,民族意志再一次凝聚在京城城牆上,凝聚在每一塊城磚之上。
沒有迅速破城,讓蒙元首領頗爲急躁,卻不甘就此離去。因爲他知道京城的抵抗絕不會一直這樣堅持下去,也許下一波猛攻,也許再衝殺一次,那城門便會失守,支離破碎。
在戰場上,損耗幾乎都是雙向的,就看哪一方更多一些,更難以承受。
其實他並沒有估算錯誤,幾番搏殺之下,京城的抗線真得到了瀕臨崩潰的臨界點。
戰爭很注重士氣,但士氣也不是萬能的。
如果再讓蒙元騎兵攻多幾天,如果蒙元的戰備再充分一些,比如多準備點攻城器械——作爲遊牧部落,對於城池的概念認識頗爲薄弱,他們更依賴坐騎衝鋒,而這樣的作戰方式和特長,在廣闊的地形上能威風八面,大殺四方,但攻堅起來就顯得力有不逮了。
這也是強弩之末的元文昌部衆,能苦戰堅持那麼長時間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