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時代1900 !
推演了大半夜戰局之後,沒有找到什麼對於大沽口利好的法子,李大成在宛如的催促之下,勉強睡了一個多時辰。
上午,桂順那邊升堂議事,勒令宋慶部、李秉衡部、董福祥部、以及津門練軍奔赴大沽口前線,聽從號令的只有津門練軍,他們的脖子被直隸府署死死的抓着,不聽話不成。
宋慶、李秉衡、董福祥,那邊派來的將官,一個兩個都是推托之詞,桂順大發雷霆,將三部派到津門的將官一併給宰了,軍令插在人頭上給三部送了過去。
宋慶的主力,接到軍令之後,直接就向山海關北撤了,馬玉昆所部的武衛右軍,有皇命在身,不得不服從桂順的軍令,慢悠悠的開始向大沽口移動,照他的速度,十天半月怕也到不了百餘里之外的大沽口。
董福祥部,也如宋慶一樣,夾着尾巴就奔京師方向而去,李秉衡也想帶人跟着董福祥部去京師,奈何被振威軍堵了水路,斷了糧草,想走可沒那麼容易。
桂順的軍令,振威軍自然要維護,沒了租界區的威脅,津門附近有五萬振威軍的精銳,三萬餘傷兵,包圍一個李秉衡自然不在話下,軍事實力在這場戲之中只是末流實力,真正好使的還是桂順手中節制津門軍務的權柄,他是欽差辦的是皇差下的軍令與皇命不差分毫,不然朝廷二三品的武將,豈是想殺就能殺的?皇命欽差動了真格,蘇勇也不得不開赴大沽口前線了。
聽令就好,下午時分,桂順在府署下了兩天抵達的軍令。不服從軍令就殺主將,在別的地方,馬玉昆與李秉衡或許敢怠慢軍令,可在津門不成,京畿之地。帶兵之將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謹慎,不尊欽差軍令,輕者治你一個怠慢之罪,重了就是抄家滅門的謀反之罪,朝中官員,誰也擔不起的。
趁馬玉昆、李秉衡向大沽口開拔的時間。李大成又在津門設了第二道防線,以天津租界、城池、北倉,三點爲依託,齊世鐸守租界、曹寶福守津門、李大狗與武衛軍楊慕時守北倉。
這個一字長蛇陣擺出來,洋鬼子想要直接攻打京師基本是不可能的。不管津沽直奔京城,那就是找死了,熱兵器作戰之中側翼被襲擊,傷亡只是小事兒,弄不好就是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