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時代1900 !
無論是戰爭還是經濟,只要摻入了政治因素,籌謀的人地位越高,謀劃的潛在利益越大,行事的過程就就越陰暗、越冷酷,在津沽,李大成爲了所謂的大局可以不顧幾十萬振威軍的死傷,在山東他一樣也可以不顧魯北百姓死傷的。
一旦國內無法調撥足夠的糧食,李大成的措施也會僅止於增加一些飯錢、賑糧而已,他要保膠州府的百姓不難,但要保魯北的所有百姓就難了,一旦糧荒在魯北真正的蔓延開來,到時候他所能顧及的也只有參與塔埠頭碼頭修建的那些人了,至於其他人,什麼時候解決了糧源問題,李大成什麼時候纔會顧及他們。
許多人都把政治形容成一盤棋,李大成雖說沒有官身,雖說蝸居於一座小山的道觀之中,但他下的卻是大清糧食安全這盤大棋,跟津沽戰場幾十萬人的死傷一樣,一旦到了必要的時候,糧食安全這座棋盤上,也可能會是屍橫遍野的,寧可死傷無數,也不能露出致命的破綻,這就是他的出發點。
此後的三天,王茂齋每天往來艾山唐王殿至少兩次,可帶來的好消息只有一個,從魯西過來了六百石糧食,三天六百石,膠州府的人員,一天喝粥所用的糧食也至少在五百石以上,一天二百石,有等於無!
李誠有那邊也遲遲沒有給出確切的答覆,到底大批的糧食什麼時候能運抵膠州府,糧荒問題的根源,出在了膠州府,想要解決糧荒。也必須從膠州府開始,膠州府是魯北的經濟重鎮,也是魯北重要的貨物週轉樞紐之一,李大成現在盼的不是來自陸路的糧食,而是來自海路的糧食。
陸路一天平均兩百石。海路一船,至少千石以上,至少千石以上的糧食,才能暫時解決一縣的糧荒,小打小鬧的陸路運糧,遠不能解決糧荒這個大問題。
派人南下運糧。這個更不現實,幾萬人南下,直接就會將魯北的糧荒,擴展到山東,繼而擴展到南方。許多時候,鬧饑荒都是人爲的原因,大舉派人陸路運糧,也是弊端大於利益的。
第五天,膠州府的糧價又翻了一番,在這天夜裏,一直沒有確切消息的李誠有在塔埠頭上岸,後半夜的時候。到了艾山的唐王殿。
“叔,糧食我運來了,可德國人不讓進港啊!你派人用小船將海口的輪船引到塔埠頭。咱們用小船卸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