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了災荒,商人要報效要捐輸;安頓地方。也要商人的報效捐輸;地方官員需要的冰敬、炭敬,相當一部分,也是出在商人的報效捐輸上;打仗。就更不用說了,一樣要報效捐輸的。
有些報效捐輸,全憑自願,但多半的報效捐輸,是不得不繳的,不繳。朝廷的財稅下放,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官員們。抬抬手就能讓這些個商人生死兩難。
即便是晉商、徽商這些大商幫也是一樣的,老孃們初入山西。大德恆的三十萬兩銀子,是自願報效的?那是不得不自願報效,不報效,以後這買賣也就別想幹了。
這樣的環境催生出了所謂的官商,這個官商可不是官督商辦,而是帶着紅頂子的商人們,有了紅頂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免除賦稅,而且有了紅頂子還可以結交官員,有了官員的支持,買賣就更爲好做了。
胡雪巖、盛宣懷,正是官商之中的佼佼者,有了這兩位做大清商場的榜樣,許多大商家都想擠進這樣的行列之中,但一個商人想做到胡雪巖、盛宣懷那樣的地步,沒有契機也是不可能的,沒有契機,他們只能做帶着候補帽子的商人而已,充其量就是身份比之普通商人強了那麼一丁點而已,到了該壓榨他們的時候,官府該怎麼壓榨還是怎麼壓榨的。
契機是什麼?胡雪巖的契機是爲左宗棠籌辦軍糧,盛宣懷的契機也是在李鴻章的軍中,想做紅頂大商,不可或缺的途徑,就是曾左李這樣的既掌權又掌軍的實權大臣。
李鴻章不成了,現在就輪到桂順權傾一方了,有振威軍在側,有運河工程,有醫府的工程,現在桂順身邊,就有的是這樣的機會。
李大成在山東要籌建的大成公,其實也是走了官商這樣的路子,只是許多人還不怎麼清楚而已,機會有了,許多人就要握住,所以也就有了這批商人主動運銀子來報效的舉動,當然,這些人裏面也不乏單純爲報效醫府而來的有志之士。
桂順對商人們是契機,這些商人們對李大成也算是一種契機,這段時間爲了籌建大成公,李誠有、蔣輝雲也來了魯中一帶,有了蔣輝雲率領的師爺團,許多瑣事也就不用李誠有去忙活了,在濟南府跟蔣輝雲各自分工之後,李誠有也來了微山這邊,這樣李大成身邊也多了一個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