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時之間,京中無人不知房氏三子爭產,房氏三子爲人笑柄。衆人皆嘆,子孫不肖,家業難昌。
這些於高陽很不相干,房氏爭產結束之時,李君羨之罪也定了,只降爲豫章郡守,已是最好的結果了。
她琢磨了一下,李君羨在郡守之位上必是待不久的,他以軍功立身,必是要往軍裏去,如此便需門路,這倒無需擔心,他在軍中有的是人脈,只是得冷一時,這兩年都不好動作。
可惜了,不久陛下便要親征高麗,這是個立功的好機會呢。李君羨不行,旁人卻是可以的,高陽便在李君羨來謝她之時,與他道:“武將之功,莫過於開疆擴土。而今天下承平,國祚昌盛,倒是難立不世之功了。”
李君羨不知殿下怎麼說到這裏了,卻也知這位殿下絕不會無的放矢,便將哪個位置看似不起眼實則要緊,何處看似風光又最爲兇險仔細說了一遍,高陽一笑,將自己看好的幾個寒門子弟薦給了他:“不計哪處,隨意安置罷,日後也只憑君調遣。”
李君羨仍是不懂,殿下怎麼特意給了他人手,只覺殿下行事高深莫測,高陽也不同他說明。李君羨自是答應,他非不識輕重之人,若無殿下,他決計不得安然:“殿下之言,君羨無有不從,鞍前馬後,甘爲殿下驅使。”
高陽笑了笑,與明白人說話,就是輕鬆。
接下去數日,天漸寒,高陽便攜晉陽一起,去了驪山行宮住了一月。臨近正旦方歸,轉過一年,陛下將城陽公主下嫁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