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帝用過的人,自不會差的,皇帝默默唸了兩遍郭義,在記憶中搜索一圈,想出一個人像來,似乎是個穩重可靠的,便記下了,回頭就把人調回來。
說完了這事,皇帝便論起正事來,半月前,他於朝上直言欲立素節,造羣臣圍攻,個個都正義凜然,嘆息皇帝不知禮,怎能越過長子立幼子?又扯到蕭氏得聖心,諫皇帝勿因私愛誤國,幾乎直言皇帝昏庸好色。被罵了一通,長孫無忌等人幾乎要直接逼皇帝下詔立陳王忠爲太子,“長子爲儲,是爲禮也。”如此浩然地說着從私慾之言,皇帝被逼得怒極,終道了一句“你們屢止朕之政令,是欲篡位耶!”
衆臣方意猶未盡地止步。
“如此相逼,他們眼中還有朕麼?”皇帝憤然拍案。高陽默默地聽着,聽完火上澆油:“今若先帝於前,他們敢相欺乎?”就是看不起你。
皇帝有自知之明,自以比不得先帝,但如今這般滿朝衆口一詞地指摘他,他年輕氣盛,怎麼受得了?
高陽深知此中玄機。滿朝多少大臣?各有利益相爭,相互間也有看不過眼的,怎麼這回就如此同心協力?說到底,還是皇帝起頭話說錯了他指明瞭要立四郎,於禮不合,縱使有欲向皇帝示好的,見此也不得不止一止步,他們不願拿自己的名聲相搏,換一個媚上的惡名。若是皇帝先前說的是“朕欲立太子,諸卿觀諸皇子,誰佳”,而後再稍顯立場,含糊地提一兩句素節的好處,局面又不一樣了,自有想討好皇帝的大臣代爲衝鋒陷陣。
她看得分明,皇帝卻不知,只以爲滿朝都同他過不去,高陽看他這氣呼呼的樣子,默默地在心裏感嘆一句,若是她來做皇帝,肯定比九郎好多了,單謀算人心,統制全局一條,九郎就不如她。
“接下去怎麼辦?”皇帝受挫,頹然道。他信不過都與他做對的大臣,卻信得過高陽。一則,先帝有遺命,高陽可用,二則,他們自小情分就好,三則,高陽縱有私心,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女子不能獨立,她不依附於他,還能依附誰?
誠如早先所想,高陽打定主意要渾水摸魚,自然不能讓這水清了。看看天色已不早了,出宮路上還要花費時間,她急着回家喝湯,便道:“如此,只好陛下退一步了?”
皇帝橫眉:“一步退,步步退,朕威信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