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幾日,玄奘奉召入宮,先往甘露殿拜見皇帝,而後於立政殿同皇后講經。
武媚娘召他來,並不是要聽他談經論道,玄奘也看出來了,說一些西域之行的奇聞,其中夾雜一點佛法,蘊含大道而不失生動。
聽了一整日,武媚娘道:“佛法精妙,箇中深意,果令人受益匪淺。”
玄奘宣了一聲佛號,道:“佛法大道,勸人向善,教化德行,皇后有所得,人之幸也。”並不深入說什麼。
武媚娘帶着一抹親善的笑意,緩緩道:“如此精妙之道,奈何不得天下傳頌,法師開壇佈道數載,獲信徒幾何?”
武媚娘講究實利,往日高陽曾言天下人熙來攘往皆爲利,利聚則來,利盡而散,彼時她言,除了利還有義。然而有時,這二者是可混爲一談的。玄奘道:“貧僧揚法,非爲信徒。”
“信徒不至則法不揚。”沒人聽,抑或聽了不上心,又如何推行?唐初多次廢黜佛寺,佛教本就艱難。
玄奘望向武媚娘,武媚娘笑道:“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玄奘不圖私利,但他要的利,比私利更難達成,他要弘揚佛法,將自己從天竺帶回的佛經宣揚開來。
話攤開了說,便是兩便。玄奘法師,從不是一個單純的僧人,從他西行歸來,頻繁出入禁宮,他便不能超然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