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重生之大唐 !
科舉制度始於前隋大業年間。太宗時就十分重視。
科舉科目衆多,最爲人重視的是秀才、明經、進士、俊士四科,唐初之時,秀才太過難考,漸廢,而俊士並不常考,故而考得最多的便是明經與進士。這兩科當中又是前者易後者難。
時人許多便是明經出身,譬如裴行儉、裴炎等人。楊綝則是進士出身。
此次開恩科,與以往有所不同。以往常客登第後,還需經吏部考試,通過方能授官,通不過,則爲各地節度使幕僚。此次,還要經太后當殿策問,有能之人,不愁前途。
除此之外,武媚娘還設武舉。
突然加恩科,朝臣是不會同意的。選□□的人,都是來與他們爭飯碗的,有何可喜?庶族出身,自己掙扎着爬上來的官員還好,士族出身,生來便錦衣玉食不愁無官做的大臣便尤爲抗拒。如今朝堂,雖有科舉,但仍有徵闢與舉薦,只不過比魏晉兩漢之時要嚴格,所舉之人若犯罪,舉薦人也要連坐。
再有,科舉取士是需名人推薦的,無人薦便過不了那個門檻。故而考生需得向顯貴投卷,若得推薦,他們考上了,自然也要感懷,便類似於門人了。
但這一回,是直接令州郡貢士。
世上是不會缺有本事的人的,也不會缺汲汲營營欲出人頭地之人。這一批人選出來,自然與顯貴不相連了,升遷之時,也許會有困難,但他們也入了太后之眼,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