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擬在兩淮,兩浙,長蘆,河東各設一處鹽運司,管理地方鹽務,但無論是鹽引還是最終的鹽稅都統交戶部管理,地方州府與鹽運司並無瓜葛。只是如此一來,在座之人就缺少了一向生財的大買賣。
我含笑回道,“黃同知真是抬舉我了,我不過是聽陛下旨意辦事,至於聖意如何我可不敢妄自揣測,您與其問我倒不是問問戶部王大人,他也許比我更清楚。”
另一位林姓同知隨即問,“那此後只要涉及鹽務就都歸這鹽運司了?這麼說來,那鹽運使豈不是天下第一肥差了?”說的衆人都會心一笑,他又繼續說道,”這麼重要的位置,朝廷可得選對了人,周大人可知陛下準備派什麼人來做這個鹽運使啊?”
這天下第一肥差怕是也不好做,人人都知道這個位置有利可圖,大家的眼睛一起盯着,就如同將一個人置身於炭火之上炙烤,滋味並不會好。
只可惜人大都只看眼前的利益,他們此時惦記的大約是如何爭取這個位置,又或者希望朝廷不要派一個過於嚴苛不懂情面的人,這樣纔能有錢大家一起賺。
我依舊微笑答他,“我出京前陛下還沒想好呢,不知此時和內閣諸公商議好了沒,我知道各位關心朝廷在鹽政上的得失,也關心日後的同僚,倒不如請段大人問問秦首輔,或者各位有什麼可以舉薦的人都不妨向首輔大人推薦。”
說完我自顧自的喝着茶,餘光可以看到衆人的反應,有些人已面露不悅之色,大約沒想到我是個一問三不知的人。
段洵擎了酒杯笑道,“周大人辛苦辦差,陛下體恤不想讓您操太多心也是有的。咱們今兒說好是接風宴就不談公務了。”說罷,引着衆人喝了杯中酒。
段洵放下杯子,湊近了我些,“陛下明年春大婚,您這趟出來,沒被指派給陛下置辦些大婚所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