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從內閣改制,秦首輔訂下了官員考覈制度,這年年都要抓我們的政績啊,其中一向就是地方治安,我成日忙了剿匪忙平寇,還甭提學政,納捐,收稅這些個事兒了,說焦頭爛額那是一點不爲過。
各位想想,我若是把府兵都派去邊疆保護商隊了,這揚州府要是出點子事我上哪兒去現搬救兵啊。所以說啊,列位指望我一人是不成,這事得聯合了各省的大員大家一起通力合作。
我看這事還是須由內閣來牽頭,”他說話間指着我道,“這是皇上親點的欽差周大人,在京裏和內閣的閣老們最是說的上話的,你們還該請他把話兒遞到京裏,讓閣老們出個方案不就全都解決了?”
江春是個斯文人,對着我躬身拱手道,“周大人,段大人的難處我們也不是不知道,但我們也有我們的苦衷,說一千道一萬,這路上艱難,要是隻有我們幾個人那也罷了,押送糧草的都是跟了我們幾輩子的家人了,我們不能不顧他們的身家性命,大人您看朝廷能否給個說法,只要能承諾保障安全,我們絕對沒有二話。”
我深深頜首,聽了這半日的爭論,焦點無非就這一個,我早前已經想到過,於是我緩緩將之前想過的話說出來,“長途運糧不安全且耗費巨大,朝廷的初衷並不是讓諸位虛耗財力危及生命,榜文中只說將糧草補給到邊塞,諸位有沒有想過就地取材?
在各邊塞僱人開墾田地﹐生產糧食﹐就地入倉換取鹽引﹐這樣一來安全可以保證,獲利也會更多。只需諸位確認自己要認領哪處屯兵地點的糧草,在派親信的人去當地屯田僱人,其餘的事情就只等來年秋收的結果就好了。不知道我說的這個法子,諸位覺得如何,是否可行?”
我看着廳中的鹽商們先是交頭接耳,漸漸的面露喜色,知道我說的這番話大約能解決他們最大的煩惱。過了一會,江春示意其餘人安靜,對我說道,“周大人的意思我們聽明白了,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只是這第一次如何是好?現在我們再去邊塞囤地怕也來不及了,還是得解決眼下的問題。”
我衝他笑道,“還是剛纔的意思,諸位沒必要千里押送,完全可以在當地先收糧,雖然收的不如囤地划算,但總是聊勝於無。何況收的多,換的鹽引也就更多,這筆買賣,諸位心裏都比我清楚。”
江春沉吟片刻,嘴角上揚,“大人這招高,我們心裏也有底了。多謝大人此番指點。”他一邊說,一邊對我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