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又和段洵閒聊了幾句,便準備先回驛館,一轉身面前卻站了江春,他並沒有和其他鹽商一道圍着王允文,好似專程在這裏等我一般,“周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我隨他來至僻靜處,聽他說道,“請問大人,朝廷此次改革鹽政,往後是否無論什麼人只要有錢皆可以參與賣鹽運鹽?”
我頜首道,“是,朝廷對此並沒有限制。”
他面色憂慮的道,“恕在下直言,這恐怕並不公平。我們這些人在兩淮經營多年,也爲朝廷貢獻了不少,雖不敢要求朝廷給我們什麼好處,但至少現有的買賣不能比從前有差吧。”他頓了一下,探詢的看着我,“俗話說兩淮鹽,天下錢!
講良心話,我江某人守着這一攤買賣也不全是爲了賺錢,多少也有爲朝廷分憂的打算。我以爲鹽務事關重大應當專設專管,朝廷更應當對鹽商有一個嘉獎制度,像常年給戶部納稅的大鹽商可以給個世襲鹽商的資格,給世襲鹽商的鹽引每年定額,其餘的鹽引再分給那些新進的小鹽商們,這樣既方便戶部登記管理,也好似給大商人們喫了一顆定心丸,朝廷方便,我們也方便,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周大人能否爲我們這些老鹽商們向陛下懇切進言一下?”
江春說話間一直在盯着我,看我的反應,我時常覺得他眼中兩道精光一輪看的我有些不舒服,他這個人未免也有些太貪得無厭了些,這是想把鹽務世世代代的歸攏在自己手上。
我應以一笑,“您說的意思我都明白。關於鹽商具體的管理,日後朝廷會有專門的機構,在各產鹽區都增設都轉運司,由轉運使專門管轄,您說的事兒恐怕得日後由那位轉運使大人上報陛下,再做決定。我也只能是向陛下做個建議而已。”
他輕嘆了一聲,唯唯點頭,又問了我一些日後都轉運使人選的事,我一概推說不清楚,他再三探不出我的口風才只好作罷。
接下來數日,我皆忙於答對大小鹽商們以及協同王允文登記造冊等事宜,每日回到驛館都已是傍晚時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