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向他回禮,兩下里各自坐了。他寒暄兩句開門見山道,“周大人不急於進城,在城外考察了一道有什麼觀感麼?”
我亦直言道,“大災之年,百姓苦,災民流離失所。我正要和大人商議明日即發佈榜文讓城中及城外災民前來領取賑濟糧,大人覺得如何?”
廖通點頭稱是,“周大人不辭辛勞,我替此地的百姓感謝大人。朝廷這次送來了八萬多石的糧食,大人準備怎麼個發放法,我想聽聽。”
“乾嘉三十六年賑濟蘇松水患給米則例,大人六鬥,六歲至是十四歲一升,五歲以下不與。如今可按此例,同時我想將小孩的糧例升至三鬥。”我一面想到今日葫蘆河畔那個小孩,一面接着道,“早前已得賑濟的城中居民酌量減例,大人一斗,小兒六升。如此大人同意麼?”
他聽我這樣說知道我已探明瞭之前救災糧發放的去處,便點頭道,“很是公允,我沒有什麼意見。明日卯時請大人親至府衙,坐鎮督辦。有勞大人了。”他說着欲起身告辭。
“不忙,我尚有一事和您商量。”我伸手請他坐了,“城外盤亙了不少流民組成的盜賊,經常肆擾百姓,這夥人若不剿滅即便百姓得了糧食也會被他們所搶,我想請大人儘快出兵剿滅這羣流賊,還百姓一個清靜安穩的生活。”
“歷來大災過後總會有賊寇出沒,我一則忙於賑災,二則本地兵力不足,我從首府一路過來所帶兵力也有限,早前也是顧及不暇啊。我以爲這夥人眼下成不了什麼氣候,且我接下來還要忙着發糧發錢,督促囤地開荒,明年秋爭取能徵繳上足數的糧食以充實糧倉,這些可都是大事啊。”他頗不以爲然的說道。
我知他不願耗費兵力,也不屑於這種流賊,但若是放任下去受苦的只有百姓,“我知道大人的難處,所以想向大人推薦一個合適的人,昭勇將軍李誠。請他調兵前來相助大人,大人專心治內,他督外剿匪,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其實我是存了心思要調李誠前來助我查處廖通貪腐一案,李誠在雲南任上就折在貪腐上頭,他自己對於貪字和這背後的事應該比旁人更清楚,我正是想借了他的手以貪治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