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人您看,這就是百家衣呀。花花綠綠的真好玩。”他展開衣服,一面數着上頭用了多少零碎的布頭,一面問我,“穿上這個真能百病不侵麼?”
“也許能吧,民間有說法,百家衣取百家之福,是給新生兒討一個吉利,爲的是孩子能少些病災,健康長大。”我見他滿臉的新鮮雀躍,因笑問他,“我託你去尋百家布來做衣服之時,陛下還未近產期呢,你辦事倒快。可有真的去外頭百姓家討布料?不是哄我?”
他瞪圓了眼睛,篤定的說,“那哪能呀?我可是叫上了咱們監的十好幾個小奉御一塊去討回來的,您就放心吧。這衣裳啊,我已經讓司衣局清理的乾乾淨淨的了。您隨時都可以拿去給小殿下穿。”
我笑着多謝他,“這是你找司衣局誰做的?”
“是一個典衣,叫樊依。她可是手巧的很,我先時問遍了她們的人,都說司衣局數她針線功夫最好,後來才知道她母親原是蘇州的繡娘,這可是家學淵源了。她今年纔剛十五呢,生的也頗有江南碧玉味道。”他拿起那件百家衣遞到我面前,讓我仔細的看着,“您看這針腳多細緻,這麼個巧人兒只做典衣倒可惜了呢。”
他這一番滔滔不絕的誇讚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從不留心服飾,更遑論女紅,如今竟誇起人針線好,我隨意的低頭看了一眼,剛好看到他腳上簇新的角靴,心裏明白,不免莞爾道,“這位樊姑娘做了雙新鞋給你,你便將人誇成這樣。阿升果然是個惜物承情之人。”
他低頭看了一眼腳下,再抬頭時忽然臉一紅,頗爲不好意思的扭過身,放下那百家衣,喃喃自語般說道,“她左不過閒着沒事,看我靴子舊了才做一雙給我。什麼承情不承情的,趕明兒我去外頭給她買兩件首飾還她就是了。”
“那你可要留心選好的,要配的上她江南碧玉般的風姿纔行。”我看他紅了臉越發覺得有趣,索性逗他道。
他不再看我,憋了半晌,丟下一句,“大人如今學壞了,慣會逗弄我,說些有的沒的。”說完便一溜煙的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