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擺首,淡然笑道,“我來鳳陽前,朝中是有人建議讓我找你們這些大戶納捐,可我沒答應,朝廷還不至於窮到那個份上。咱們一碼歸一碼,這次許鹽商世襲,是朝廷恩典,也是爲了日後鹽務管理起來更方便,是有利於咱們雙方的好事。陛下也是想趁我在鳳陽,趕着把這事辦了,回去便好跟朝中百官交代,如此而已。”
“哦?可是江某聽說,太倉銀已然告罄了。”
我不禁一笑,“江先生這是道聽途說了。偌大的太倉,若說連銀子都沒有,那就像我說兩淮的鹽場一粒鹽都不剩,一樣不可能罷。何況,今歲兩淮鹽運司還罰沒了兩萬餘鹽引,就是拿這筆賣鹽引的錢也大略夠救災一用了。”
他不免狐疑的盯着我看了半天,見我面上一派輕鬆,遂笑言,“那許是江某聽岔了。話說回來,朝廷這次真的許我們世襲?”
“是。朝廷的意思是,往後將鹽商所領鹽引編成綱冊,分爲十綱,每年一綱行稅引,九綱行現引。冊上有名者具有世襲行銷權。其後,朝廷不收鹽,鹽戶將應納課額,按引繳銀。朝廷只賣引,鹽商自行赴場收運。如此一來,對你們是不是更便利?”
他緩緩點着頭,聽罷當即問道,”那麼請問大人,朝廷開的什麼價呢?”
我回答,“二十萬兩。”
“二十萬兩?”他挑眉,“一個鹽商二十萬,單是兩淮一處就能有二百萬兩的收益。恕江某直言,朝廷這算盤打的比我們鹽商還精啊。”
我笑着應他,“江先生說笑了,這賬不是這樣算的。二十一個鹽場裏,兩淮佔最大,每年賺得的銀子超過一千五百兩,可鹽稅最多也才二百五十兩。朝廷如此讓利,藏富於民,鹽商才能富甲天下,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