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臣當日是怕王爺心緒不穩出什麼意外,所以情急之下便擅自決定自己去傳旨了。”我平靜的望着她,淡然以對。
她依然輕笑擺首,“他的心緒總是見了你之後便不穩。元承以後少去見他,若朕不在你身邊,更加不用單獨與他相對。知道了麼?”
我點着頭,目光不由的落在那些奏疏上。她知我的意思,不在意的笑道,“朕決定答允他,他可以納妾。他覺得朕虧欠了秦氏,說到底也確實如此。反正此生,朕和他都不可能若無其事的生活下去了,乾脆成全他罷。”
這個決定並未出我的意料。她一直以來不願面對秦啓南,內中其實也有一絲愧疚的成分,只是她自己不願承認而已。
秦啓南很快便從宮外尋了好幾個良家女孩,與這些女子一同進入大內的還有他源源不斷從外頭進的各色好酒。從那以後,他鎮日守在重華宮,無事從不踏出宮門一步。用孫澤淳的話說,這位王爺躲在自己的宮苑中過上了醇酒婦人,胡天胡地的生活。
天授九年端午,陛下宴羣臣於西苑。國朝端午慣例除卻在禁中有跑馬,賽龍船二項之餘,還有射柳之戲。
所謂射柳,亦稱剪柳,本是胡風,從前遼,金,元三朝皆好做此戲。那時候的射柳過程比之現今更爲嚴格,首先要射斷柳枝,而且箭要射在柳枝被刮掉皮的白色部分內,這是對射技的要求。同時要能策馬趕上撿拾起射斷的柳枝,這是對騎術的要求。
國朝尚文輕武,故射柳的規則也有了很大改動。如今做此戲,是命宮人以鵓鴿貯於葫蘆中,懸之柳上,比試者彎弓射之,矢中葫蘆,鴿即飛出,然後以飛之高下爲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