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筍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據說,在製作之前,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收集一些圖片、文字資料進行研究,從而使蠟像的姿勢、服飾、面部表情以及人物性格,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要是楊帆知道這傢伙的想法,肯定會翻白眼。
蠟雕跟蠟像是兩回事,兩個概念完全不一樣。
蠟雕是一種新興的蠟塑藝術,它使用固體蠟與玻璃鋼材料爲內撐,把型和物用一種藝術方式表現出來。蠟雕與蠟像不同,蠟雕仿真度不如蠟像,但是便於製作。
蠟像就複雜很多,製作蠟像前,有先用膠泥創作出精細的雕像,再翻成石膏凹模;亦有用石膏泥直接在模特兒面部,手部印上凹模。然後,把配好的蠟灌入凹槽翻壓出型,再加工修飾,裝上假眼,查上頭髮眉須,着以膚色等等。
楊帆在一個歷史博物館就看見過蠟像,是一個歷史人物,做得非常逼真,皮膚跟真人的一樣,當初還嚇了他一跳。
攤主不好意思地一笑,也意識到過於普通,畢竟老壽星出現的頻率太多,變得不稀奇。
“你等等,我再幫你找找。”
楊帆倒沒有太大反感,中國的壽星也就是南極仙翁的形象,腦袋凸出來,有點禿頭,卻給人與天齊壽的感覺。
在西方人眼中,壽星就是一顆星球,也就是船底座a星。殊不知,在中國古代,人民就定義出壽星是一顆星辰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