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筍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來,齊念慈也是摸準老爺子喜歡文房之物,才千方百計弄回來的。
很可惜,這塊硯臺有問題。不過,大家都選擇一笑而過,尤其是老人家。小女孩嘛!不懂古玩,被騙了也正常。其實,真僞對他們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孫這片心意。
“哈哈!嗯!不錯,小慈有心了。”齊老爺子笑道。
也是那些老傢伙表情掩飾得好,周文滔沒怎麼注意到,偷偷詢問自己比較信得過的楊帆:“老楊,我表姐這塊寶貝什麼來頭?”
楊帆纔回過神來,因爲以前練過毛筆字,所以對硯臺還是廳瞭解的。
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這些時期,硯臺並不美觀。
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臺的造型在使用中得到了多樣化的發展,硯材的運用也極爲廣泛,其中以gd肇慶的端硯、ah歙縣的歙硯、gs洮州的洮河硯、sx絳縣的澄泥硯最爲突出,稱“四大名硯”。
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硯臺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爲了集雕刻,繪畫於一身的精美工藝品,成爲文人墨客收藏的對象。
刻硯、賞硯、藏硯,作爲一種時尚的風氣,硯臺隨着社會歷史的演變,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