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凌愛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江路說”在上海以前不僅僅有我這個青幫,還有一個大的黑幫是洪幫,在以前青幫和洪幫是一樣的。但是現在青幫和洪幫分開了“
現在青幫是上海的第一大幫,當時還有一小塊的力量是洪幫的,不在青幫的範圍之內。
在紛繁複雜的線條交織成的五光十色的舊上海,除了聞名全國燈紅酒綠的夜總會外,就屬當時在全國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黑社會組織――青幫。解放前的大上海,無論是權傾一時的市長還是有山的局長廳長等人,上任之前一定要先拜青幫老頭子,也就是青幫的龍頭老大。
你膽敢不拜,用不了多久,少則一個星期,多則幾個月,就會被趕出上海灘。那些達官貴人,軍閥顯要,見了上海青幫頭子黃金榮都要矮三分。蔣介石再有勢力,到了上海後還必須拜黃金榮爲師,當了“委員長”還照例去上海給黃金榮拜壽,足見青幫勢力之大。
然而青幫在上海社會中達到權勢頂峯的人物卻不是黃金榮,而是杜月笙。而構成杜月笙不斷增長的權勢力量的網絡的各種線索則是匯聚在1932年11月成立的其私人組織恆社之中。
恆社作爲一個上流人物的組織,其成員的大門並不向杜月笙所有弟子開放,僅限於有社會地位的人。據說恆社重要人物陸京士在恆社3週年紀念會議的演講中,強調了恆社作爲杜月笙私人組織的性質,他說,恆社只有一個領導人、一箇中心,那就是杜月笙,所有恆社成員必須爲杜先生效犬馬之勞。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杜月笙的恆社,因爲它和上海資產階級、國民黨政客、政府官員的聯繫,成了上海青幫中最有勢力的私人組織。而正是因爲這個權勢龐大的私人組織使得杜月笙在舊上海的這個時期達到了黑道事業的巔峯。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國家打黑力度的增強,上海的青幫組織逐漸肢解到最後煙消雲散。然而作爲杜月笙私人組織的恆社卻得以保留下來,延續當初建社的宗旨並繼續冠以青幫的名號發展到現在,所不同的是這個黑幫組織逐漸從地上轉爲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