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來的長工被改名爲三平、三興。他們倆都是幹活兒的好勞力,他們一到,火燒的旺旺的,爲了做米糕大石碾子也用上了,一邊磨一邊蒸,整個村都透着糧食天然的香味。
小破老宅只有一層稀稀的木柵欄,在外頭就能看見裏頭做東西的步驟。邵坤用純大米又廢了這麼多道功夫最後一個米糕才賣兩文錢。也就他家量大能合上本,還能小賺點。其他人散買大米價高,根本不賺錢!偷學邵坤家的米糕也沒用,有那功夫還不如琢磨其他的,很快就有人但無師自通學會煎雞蛋餅,喫起來也挺勁道的。
小集市的人有不少買來喫的。
邵坤家的美食做法都太複雜,還是簡單的喫食更適合村裏其他人去開發。弄不好也賠不上,要是做的好多少還能賺一點!
邵坤跟村裏一個老婆婆那裏定了十幾個大笸籮,用來晾米糕,整個院子沒有下腳的地方了,又搭了個架子,米糕像一個個白胖子擺在那裏,很是討人喜歡。
過了一會兒就看見有馬車噠噠噠的往村裏跑了,不用說都知道是找邵坤買米糕和烤腸的。
果然,從馬車下來一箇中年男人,道:“是邵記?”
邵坤嗯了一聲。他原來都不知道自家生意叫這個名兒,都是外人傳的,每個來都要詢問一番,邵坤找一塊白布龍飛鳳舞寫了邵記兩個大字。掛在門口,一看就區別了其他的民宅。
這中年男子道:“我是從鹽山縣過來的。”
邵坤挑了一下眉頭沒想到他家米糕魅力這麼強大!鹽山縣距離他們這可有個幾天的路程,居然都傳到了那裏。而且鹽山縣富裕比他們捨得喫,運一趟少說能賺個五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