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頓了頓後,劉長安神色間滿是讚歎與感慨,繼續說道:“大人您這些日子爲潞安府上下所做的一切,百姓們都看在眼裏,捨不得大人您離開,但也知道留不住大人,所以只能爲大人做些萬民傘以示感激。那萬民傘雖說萬民,但每個能掛三五百個名字已是極限,然而潞安府的百姓,卻都想在送給大人的萬民傘上留名,下官估摸着,待大人明日離去時,收到的萬民傘,怕是要不下百柄!!如此數量,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來定會傳爲千古佳話,下官在此先行恭賀大人了!”
聽到劉長安的話後,趙俊臣微微一愣,張口想說些什麼,卻又放棄,接着竟是面無表情的沉默良久。
萬民傘,本是古時百姓爲頌揚地方官的德政而贈送的傘。傘上綴有許多小綢條,綢條上寫着一衆贈送人的名氏。
到了清朝後期,萬民傘卻變了味道,地方官員在離任前,會強制要求地方紳民向他們贈送萬民傘,地方官員收到的萬民傘越多,也越有面子。
但在明朝時期,萬民傘的含義還很單純,如果地方官員離任時能收到萬民傘,那就代表着該地方官員絕對是個好官,而趙俊臣本不是地方官員,只是作爲欽差代天子巡視地方,竟也能收到萬民傘,而且按照劉長安的說法,數量竟不下百柄,那絕對是要震驚朝野的。
這種做法,雖是百姓自主爲之,但對趙俊臣改善名聲的好處,自不用提。
但在這一刻,趙俊臣心中下意識的第一反應,卻不是幸喜,而是愧疚。
這些日子以來,趙俊臣在潞安府的所作所爲,其本質是什麼,沒有誰比趙俊臣本人更加清楚了。
說得好聽一點,趙俊臣是爲了改善自己的名聲而作秀造勢;說的難聽一些,就是趙俊臣爲了一己之利而愚弄百姓!!
百姓愚昧軟弱,總是被上位者輕易欺騙愚弄;百姓亦淳樸善良,比起那些飽讀聖賢書的上位者們,卻往往更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