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子朱和堉,如今年齡剛過三十,雖然被冊封爲太子不過四五年時間,但因爲一衆清流們的宣傳,早已是賢名傳滿天下,幾乎所有百姓都認爲,這位太子殿下繼位之後,一定會成爲一位百年難遇的明君英主,而到那時候,他們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作爲太子英明神武的象徵,他如今雖然還不是皇帝,但因爲賢明作風和人格魅力,身邊早已是聚集了許多忠心耿耿的輔佐之臣,這些人以太子朱和堉爲中心,近些年來在朝中共同進退,被世人稱作“太子.黨”。
“太子.黨”一詞,在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是一個好稱呼,多帶貶義,但在這個時期,因爲朱和堉的賢名,滿朝上下的清流與清官們,卻紛紛以“太子.黨”的身份爲榮。
據傳,去年某位閣老致仕還鄉後,曾對人如此形容廟堂之上的狀況——“滿朝上下烏煙瘴氣,唯太子.黨讓人耳目一清,雖今日羣魔亂舞,然太子.黨人尚在,太子尚在,十年之後,可撥亂反正,中興在望矣。”
由此一言,即可看出太子朱和堉在那些清流和清官們心中的地位之高,對於太子繼位,說這些人是在“翹首以盼”也不爲過。
………
這一日,東宮之中,正廳之內,太子.黨人齊聚一堂。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太子.黨”的人數越來越多,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單看今日聚在這裏的太子.黨人,就可見一斑——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一個不少,東宮大臣和太子賓客自不用提,除此之外,還有那文華殿大學士程遠道、戶部尚書李成儒、督察院右都御使呂純孝、禮部侍郎鮑文傑等人,此時聚在東宮正堂之中,分坐兩旁,不下二三十人,可謂是人才濟濟。
自朱和堉被冊封爲太子並開府建衙後,他就經常與太子.黨人如此相聚,或是討論國家大事,或是交流治國之道,常有驚人之語,而太子朱和堉的賢名,也大都由此而產生。
其實,這般聚會,也是太子朱和堉的無奈之舉。太子一黨雖然影響力漸大,但影響力並不等同於實力。如今廟堂之上貪官當道,而德慶皇帝對太子朱和堉亦是有意無意的多有打壓,所以太子一黨在朝堂上雖有發言權和建議權,但手中實權卻少的可憐,也只能以此聚談的形式,來稍解他們心中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