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原來,自那日趙俊臣與沈黃二人達成協議後,在第二天早朝,三人就聯名向德慶皇帝呈上了關於四川鹽務整頓的摺子。
因爲德慶皇帝早已意動。朝中百官又有不少人早被晉商拉攏說服,所以趙俊臣摺子很快就通過了。
然而,大明朝數百年來,產鹽販鹽,淮鹽十中佔七。那都轉運鹽使司、鹽課提舉司等衙門,亦一直是以兩淮地區爲主。如今川鹽整頓。擴產擴營。相關衙門自是要向川蜀地區傾斜,官職權位的諸般擴充,亦不可避免。
作爲這個時代油水最足的衙門,在都轉運鹽使司裏,就算一個最不起眼的從八品知事,每年最少也有數萬兩銀子的明暗收入,朝中各派系可以不重視川鹽整頓,但對於擴充而生的那些官位權職,卻不能不重視。
而負責此事的主持官員。更是朝中各派系必須要爭取的肥差,就算是一向以清廉自詡的太子一黨也不例外。
周尚景近些日子雖然刻意低調,但這個時候也必須要全力爭取,否則即使是他,也無法向門下官員交代。
周尚景雖說有威望有手段。但說根到底,也只是一個官僚集團的代言人罷了,若是無法爲自己所代表的官僚集團爭取利益。那麼這個官僚集團亦會毫不猶豫的拋棄他,重新推選出一位新的代言人,對於這一點,周尚景自然看的明白。
也正因爲如此,在周尚景的全力爭取下,趙俊臣終於見識到了周尚景一派在朝中的影響力與勢力,究竟有多麼的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