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衝了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無雙戰靈 !
“真乃佳句,難怪作出諸多名篇。”兗州刺史劉岱一派前輩名士的風範點評道,“苦心人,天不負,正該我輩自勉。”
張邈微笑不語,東郡太守橋瑁則是連忙用刻刀在竹簡上記下來。
“確是佳句,不過我卻是最喜堯光遊學陽翟時所作的《短歌行》。”鮑信乃是曹操死忠,此時自然也不介意爲高恆造勢,畢竟高恆可是來投奔曹操,名聲越大,那麼曹操自然也是臉面有光,“尤其最後兩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卻是憂國憂懷,盼望漢室能出大賢高士扶助幼主,解生民之倒懸。”
如果是位高權重者,例如日後的曹操,這麼一句話,絕對會被解讀成狼子野心,圖謀不臣。但高恆的身份僅僅是個士子,無兵無權,也沒什麼家世姻親,因此便有了另外一層解讀。
當初高恆吟這首短歌行時,乃是士子聚集的酒館,加上他慷慨請客,又與名士鍾繇的族弟鍾鶩結交,自然很快流傳出去。而且陽翟乃是潁川郡治,而潁川一郡,文風鼎盛,乃是黨人士族的根據地。因此但凡能在潁川郡揚名者,數月內必然名傳豫州,甚至天下皆知。
一衆名士紛紛引經據典,熱熱烈烈地高聲暢談,武將們半點也插不上嘴,只能乾瞪眼。
張飛都無精打采地打了幾個呵欠,劉備卻是眼冒精光,時不時插上幾句,想刷些聲望。關羽則拈鬚傾聽,面上倒是沒有什麼不耐。
關東聯軍中分屬各方的資深者此時都站在遠處瞧熱鬧。
一夥隸屬公孫瓚的資深者中,有個高大的青年忍不住道:“這個高恆是哪裏冒出來的名士,怎麼三國上沒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