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拂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張鐵匠按照於孝天給他的燧發槍擊發機構的草圖,也試着摸索着打造了幾套燧發槍的擊發機構,並且找來了燧石裝在了燧發機構上,和銃管組裝起來,進行了試射。
但是兩個月來,這些新造出來的燧發裝置的發火率都始終不高,甚至於連四成的發火率都無法達到。
這裏面除了張鐵匠設計有缺陷之外,跟材料也有很大的關係,燧發機構最重要的就是簧片,簧片必須要有足夠的韌性和彈力,纔可以保證燧石可以有力的擊打在火門處,敲出火星引燃火門裏的引藥,成功擊發火銃。
所以單是解決簧片彈性和韌性的問題,張鐵匠就足足折騰了上百副簧片,最終才終於製成了可用的簧片,將打造簧片的工藝給確定了下來。
到了天啓四年二月底的時候,第一種可用的燧發裝置終於達到了實用的程度,將燧發裝置的發火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七十,也就是七成以上。
雖然這種發火率還不讓於孝天非常滿意,但是他也知道能達到這種發火率,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即便是西方國家在大批裝備燧發槍的時代,他們也沒有徹底解決這種問題,燧發槍的發火率始終徘徊在七成到八成之間,甚至於在火帽發明之後,改用火帽發火的擊發槍,也只能將發火率提高到九成左右,也不敢確保每一槍都能有效擊發。
所以於孝天對張鐵匠能在數月時間內,將燧發裝置的發火率提高到七成左右,已經只能表示滿意了,於是他便將這種燧發裝置初步定型下來,配合打造出來的銃管,將其稱之爲南日一式燧發槍,開始讓張鐵匠帶人投入生產。
另外於孝天也告訴張鐵匠了一個不錯的辦法,那就是分工負責流水線作業,將他帶的徒弟,每個人交給他們一個打造的零件,讓其專職負責打造這一種零件,最終將零件組裝成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