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迎着衆人困惑的眼神,袁否說道:“諸公可將戰和之選刻於木簡之上,再投於甕中。”
說話之間,鄔思良又帶着兩個甲士抬進來一口大甕,袁否這次玩的卻是不記名投票,在場的袁氏舊部和士族豪強沒了顧忌,自然更容易說出心中的實話,結果根本就毫無懸念,當然話又說回來,袁否要的也是這個。
片刻之間,在場的袁氏舊部還有廬江的士族豪強便在木簡上刻好了字,然後排着隊,逐一將捂在袖中的木簡投入大甕之中。
袁否又命劉曄來唱名,劉偕負責記錄。
結果毫無懸念,參與投票的袁氏舊部、廬江郡官員以及士族豪強的家主共計百餘人,最後只有三個人主戰,其餘全部主和。
三個主戰之人,除了許幹、張多,也就剩下楊弘一人了。
結果出來,整個大堂頃刻間鴉雀無聲,許留、喬玳這些士族豪強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高興的是主張議和的終究是多數,這就叫大勢所趨。
擔心的是,袁否會不認帳,說到底,軍隊卻還是掌握在袁否一個人的手裏,袁否若是鐵了心繼續戰爭,他們卻也是無計可施。
開戰之前的大堂議政,不就這樣?
明明主張議和的佔多數,可是最終卻還是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