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有祖上餘蔭,劉備就只能靠自己。
而仁義,就是劉備立足亂世與人爭霸的根本!
劉備非常清楚,他如果拋棄了仁義這個最根本的立場,就必然會被世人所拋棄,從此之後再難以在這個亂世立足,所以無論他心裏有多麼不高興,多麼的憤怒,他都得忍,忍字心頭一把刀,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大業!霸業!
這也就是前面所講的,仁義在給劉備帶來了極大的政治紅利的同時,也給劉備造成嚴重束縛,致使許多劉備想做、應該做的事情,最終卻不能做!
譬如,諸葛亮出山之後勸劉備取荊州,因爲與仁義相違背,劉備遲遲不敢動手,以致錯失良了機,讓曹操取了荊州,最後趁着曹操赤壁大敗,劉備雖取了荊州,卻也因此與東吳結下了死仇,爲之後的關羽敗走麥城、劉備兵敗夷陵埋下了伏筆!
又譬如說西川,同樣因爲仁義,劉備不敢向劉璋舉起屠刀。
最後龐統被逼無奈,只能以犧牲自己爲代價,給了劉備討伐劉璋的藉口,龐統的死引發了後續一連竄連鎖反應,龐統死,劉備不得已只能調諸葛亮入川,諸葛亮入川就只能把荊州交給關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仁義是一把雙刃劍,能殺敵也會傷己。
劉備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英雄,可是關羽、張飛卻並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也很難理解劉備的優柔寡斷,譬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