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遊騎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背街的垃圾山差不離都高過了周遭的房檐,一些個在四九城裏沒了其他活路的人物蓬頭垢面、活鬼也似地在那垃圾山上翻找撿拾,想要找點能用的玩意換口吃食活命。有時候扒拉開一堆竈灰,冷不丁瞅見那竈灰底下楞生生埋着個死人,那些個翻撿垃圾的人物倒像是見了寶貝一般,三兩下就把那屍首上的衣裳扒拉個乾淨,末了還得撬開了那屍首的嘴皮。盼着那屍首嘴裏能有幾顆金牙
民國政府倒也不是全然不管四九城裏這些髒亂雜務,只不過一年撥發下來的大洋層層過手、處處漂沒,等得到了淨街的那些苦力手裏頭。也就是夠讓一家三口吃小半個月雜合面的餉錢。就這點買鹽不鹹、買醋不酸的丁點散碎銀子。那也不能少了給街面上淨街苦力頭兒的孝敬。
既然拿到手的餉錢都不夠家裏人喫飯,街面上淨街的苦力也就只能踅摸些旁的活兒,掙幾個零錢養家餬口。平日裏大街面上能打掃個大概齊也就當真不錯了,誰還有閒心思去管那背街小巷裏是髒是淨?
尋常背街小巷都沒淨街的苦力樂意搭理,那也就更不提南城的牛馬市了!
天南海北的犍牛、兒馬紮堆聚攏在這一處交易,收錢斂稅的黑白兩道人馬一路不缺。可管事的倒是一個沒有。白天牽着大牲口來交易的人就站在牛馬糞便和漚爛的料草渣滓裏頭捏着手指頭、攏着袖子打價兒,到晚上再揹着錢褡褳、牽着沒賣出去的大牲口打道回府,哪有一個還顧得上去收拾那牛馬市的場面?天長日久的下來,隔着牛馬市兩條街的遠近,都能聞得着一股子大牲口扎堆兒的地方獨有的騷臭味道。
可就算是髒亂成了這樣。城南牛馬市裏倒也還真有一類人物,沒耽誤了這借勢發財的機會!
打從大清國那會兒起。四九城周遭就有不少的田莊,主家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封疆大吏,那些田莊裏也都半真不假地種着些稻麥雜糧,年年的收成都得送進那些田莊主家的倉房裏,算得上是那些田莊主家一筆不小的進項。
既然是種地,那自然就得施肥。也不知道牛馬市中是打啥時候開始,居然就出現了一類人物,專指着這牛馬市裏每天倒騰出來的牛馬糞便發財。因爲着四九城裏五行八作中的大拿、掌把子都叫把頭,這指着牛馬糞便發財的人物,也就被四九城爺們叫做了糞把頭。
這糞把頭尋常都不會在大白天的出現在牛馬市,反倒是瞅着天快擦黑、牛馬市裏人都要走光的功夫,這才一搖三慌地領着幾個碎催人物走進了牛馬市,搬過來一條長凳橫在牛馬市的街口,手裏頭提着的一根四尺來長的木棍,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打着自己坐着的那張長凳。
伴隨着這敲打着長凳的動靜,牛馬市周遭街面上淨街的苦力也就都聚攏到了這位糞把頭的身邊,端着手裏頭的鐵鍬把牛馬市裏散落了一地的牲畜糞便聚攏成堆兒,再從那糞把頭的手裏取過幾個賣苦力掙來小錢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