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野花會是藥材嗎?”朱平川半信半疑的拿起一朵金銀花嗅了嗅肯定的說,“不會的。”
雖說如此,朱平川還是領着朱平安去了臨近的一家藥堂,這家藥堂朱平川跟着朱父來過一兩次,所以認得路。
在林立店鋪中,你不難一眼就可以認出藥鋪,因爲它太顯眼了,門前各種類型的豎招、幌子,上面寫着“妙手回春”等等。
這是一處人流密集的路段,藥堂是一個兩進院落,坐北朝南,因中藥大部分爲中草藥,所以古人一般將藥鋪視爲屬木或屬火的行業,藥鋪多爲坐北朝南,南面屬火,東南屬木。堪輿學認爲二和七兩個數字屬火,所以古代藥鋪多爲兩進院落或兩層建築,爲“前店後廠”式格局。
藥鋪的名字叫“濟民堂”,藥鋪門兩邊掛着一副木質對聯,左側寫着“但願人常健”,右側寫着“何方我獨貧”。對聯氣度不凡,真有一副懸壺濟世的模樣。
藥鋪裏面正有一個穿着華麗的婦女抱着小孩向老中醫問病,旁邊有一女僕站立伺候,後面一排精雕細刻的酸枝木藥櫃,兩名小學徒正在看方抓藥,整體來看,藥鋪乾淨又有規章。
朱平安進門的時候,正好聽到老中醫斷病,他一邊寫藥方一邊跟婦女說醫囑,“初秋暑未消,體內溼熱侵擾,夫人勿要擔憂小公子,金銀花三錢,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爲度,不出三日必好。”
貴婦連連道謝,侍女忙認真記住醫囑,方便回去煎藥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