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息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穿越市井福女 !
杏花村坐落於雞頭山山腳下,背山靠水,雖然只有不到百戶人家,但是地理位置好,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家家都以種水稻爲生。
村子裏的百姓沒有多富庶,但是也不至於都如朱二家這般窮,每年上繳了一些稅之後,餘下的口糧足夠解決一家老小溫飽問題了。甚至有些人家會在家裏附近空曠的地上種些時興的蔬菜,等菜熟了也會拿去縣城裏賣些錢。
總之,南方小鎮,雨水多,土地肥沃,百姓們年年豐收,日子頗爲紅火。
之所以朱二家過得這般窮,那是因爲老朱家的幾畝田地,都是在山腳下最不好的地段。每年產量不高不說,田地還少,上繳了稅之後,基本上就沒有多少了。朱老太太郭氏又身子不好,家裏頭貴哥兒還得唸書,整個家都靠着朱二夫妻靠種田支撐,日子實在過得苦巴巴的。
要說在二十年前,這老朱家也是杏花村比較富庶的人家,十幾畝水田,兩個能幹的兒子,老兩口也早已經存了兩個兒子娶媳婦的錢,只等着家裏再添上幾口人呢。奈何長子朱大瞧中了城裏的姑娘,那城裏的人家哪裏能捨得將女兒嫁到村子裏來喫苦?所以,朱家老兩口砸鍋賣鐵,將家裏十幾畝水田都賣了,又向外借了些錢,東拼拼,西湊湊,才勉強在城裏買個巴掌大的小房子。
不管房子大小,到底是在城裏有了家,女方家這才勉強同意。
後來的聘禮,又是借的外債,一大筆的銀子,都是後來朱大靠打鐵還上的。
因爲自己娶媳婦基本上花光了家裏所有積蓄,下頭還有個弟弟未成親,所以朱大年輕的時候特別能喫苦,不但還了自己的債,還掙了足夠弟弟朱二娶媳婦的錢。等朱二娶了媳婦,朱大才算是鬆了口氣,可是氣可以松,但是錢卻不能少掙,因爲還有兩邊的老人需要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