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絲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有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而不敢開口的原因,但同時也確實能證明,《呂氏春秋》的確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傳世鉅作。
而也是這次“一字千金”的舉動,使得呂不韋的名聲傳遍天下。
宋三才仔細在腦海中考慮了一下措辭,便將這事兒編成了故事講與了李昭聽。
李昭倒是從來沒有小看過宋三才的想法,畢竟他從小就和宋三才生活在一起,許多的“陰險狡詐”加無恥也都是跟這個女人耳濡目染的學來的,自然知道她“詭計多端”,偶爾說的話還真能講到點子上來——雖然大多數情況都是在瞎鬧。
然而這一次,他卻從故事裏聽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李昭的目光中閃過了好幾次異色,耐心聽完了全部後方才抬起手中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說道:“夫人的許多想法,倒是與昭不謀而合。”
宋三才知道自己也就只能幫他到這了,畢竟紙上談兵她會,可是實際操作起來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李昭也不打算瞞她,沉吟了片刻後說道:“薛鳴與夫人口中的那位巨賈倒還有所不同。一來由夫人故事中的那位呂姓商人的言行舉止可觀之,此人好大喜功,且可能有不臣之心,而薛鳴對於皇家的態度則謙卑得多,至於他心中作何想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二來薛鳴可不敢學着這位呂姓商人一般爲自己招攬門人三千,薛鳴這人行事看似狂放不羈,實則最爲謹慎,不給人留下任何話柄。那麼即使要學着他編書,如何編也是一個問題。”
宋三才在心裏說道那是自然,呂不韋那時候連皇帝這種職業都還沒出現呢,百家爭鳴諸雄紛爭,中央集權還並沒有完全統一與加強,他可以大肆招攬門客也就不足爲奇了,若是這薛鳴也學着這麼來一出,恐怕當即就要被參謀逆人頭落地,全家上下不得幸免。
又聽李昭繼續說道:“既然手下沒有那麼多的奇人異士,如此一來,編書一事繁雜至極,便也只能藉助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