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的蜉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種研究行爲做得最徹底、最殘忍的,恰恰發生在獸人內部,長期且頻繁的暗地活動,被冠理由爲:瞭解雄性獸人強大的祕密,以製造出更多的雄性獸人。如果亞獸人都能完全獸化,那獸人的整體戰鬥力可不是翻兩三倍那麼簡單,很多種族的獸人都是非常擅長團體作戰的。甚至連雄性獸人自身,都不乏爲了這個貌似宏偉的目標而發酵出無可動搖殉道精神的獻身者。
可惜,直到現在,獸化的祕密都沒有被完全揭開,只能大致上說,與空間系、靈魂系、木系、能量轉換變異等有關,這是博雅版的解釋。在不將系別詳細劃分的蠻荒,則是另一番莫淙爍不太能理解的說辭,一言以蔽之就是‘獸神恩賜’這樣的說法。
現代雄性獸人死後,往往會將自己的遺體捐贈做研究,活着的獸人也會定期配合一些實驗,現在這些都是正大光明的事情了,有嚴格的限制條款,絕不傷害活人也不侮辱死屍,在每一個研究體上能得到的數據不會爆棚,但是,由於研究體足夠多且源源不斷,卻能穩定地得到新的成果。
必須承認,這種研究是有價值的,直觀來說,亞獸人所佔比例不能說逐年下降,也不能說沒有升高過,但如果用千年來每一年的比例作圖,那麼,很明顯,雖然偶有凸點,但整體毫無疑問是下滑的。將今年的數據與千年前的數據對比,下降的幅度樂觀地說甚至已經昭示了種族發展的必然方向。千年前,亞獸人佔到了獸人總數的五分之三,再往前數一個千年,亞獸人佔三分之二。
在蠻荒最早的記錄中,雄雌性獸人根本不能算比例,他們只是偶有誕生的神蹟,第一次比較穩定的比例記錄是一成,雄雌性加起來佔總獸人人口的一成,就像現在博雅人中天賦天賜者所佔的比例,這樣的比例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第一次抗魔戰爭爆發。當戰爭結束後,戰爭期間上漲的比例又漸漸回落到了一成,之後就那麼隨着戰爭而比例起伏,直到獸人開始進行完全獸化的研究。
開始時,研究只針對雄性獸人,畢竟雄性獸人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雄性獸人就是生下來時便是獸形,而後天雄性獸人生下來時和亞獸人一樣,都是人形的男性嬰兒,完全獸化是成長期發生的事情,甚至成年後才發生,於是中間可操作的餘地比較大,不少亞獸人只是缺了足夠的刺激和機緣纔沒能成爲雄性。
奇怪的是,當雄性獸人數量增長時,並沒有刻意研究的雌性獸人的誕生率也隨之提高,始終維持在與雄性獸人的數量相同或者只略微低一點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