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帕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履親王允祹年紀更大。序齒爲康熙的十二子,現在已經七十五了,深受乾隆信任,一度在乾隆出巡時留他在京城總理政務。不過在三年前他已經被乾隆免去宗人府事務回家養老了,這麼大的年紀恐怕早就老糊塗了。也沒幾天好活了,事關機密不宜找他。
怡親王弘曉,他爹是康熙十三子,滿清的第九位鐵帽子王允祥,滿清立朝以來唯有八位開國時立有大功的王爺承襲爵位無需降等被稱爲“鐵帽子王”,允祥成爲第九位厚遇可見一斑。可惜的是他並未繼承父親出色的政治才能,反而喜歡上了藏書,據說最近正和一個叫曹雪芹的落魄文人打得火熱,此人不可託付大事。
果親王弘瞻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今年才二十七歲,這是個被寵壞的傢伙,活脫脫一個話本小說裏的惡少,聚斂錢財、搶男霸女無惡不作,乾隆看在小時候的情分上對他的罪行置之不理,但關懷卻已被消磨的差不多了。對於這個人的處理弘明有些舉棋不定,按說這人不適合當盟友,但是他暴躁的性子利用得當的話或許會有驚喜。
想起和親王弘晝的時候弘時苦笑連連,此人是雍正的第五子,腦子不清楚,沒事幹就喜歡在家辦喪事、喫祭品,也不知道雍正是怎麼想的,竟會在遺詔裏把他寫上。
裕親王廣祿是康熙哥哥福全的孫子,比他高一輩,在鄭親王之前當過玉牒館總裁,現在是正藍旗滿洲都統、宗人府宗令。此人執掌宗人府、手上又有兵權,弘時在心中將廣祿的名字重重的畫了個圈。
顯親王衍璜是豪格的孫子,他家中數代人都未曾出任要職,只是擔任一些閒散的差事度日,對朝政的意向幾可忽視。雍正將他的名字列入遺詔或許是看中了他鐵帽子王的身份,用來拉攏其他七位鐵帽子王吧!
最後一位信郡王德昭同樣是一位鐵帽子王,他是多鐸的四世孫,在雍正年間當過宗人府右宗正,同時還管理正白旗等三旗都統事務,可謂位高權重,在八旗將領中頗有威望,可惜現在已經六十歲了,而且身子不怎麼好,這幾年一直在家養病,只能作爲備選了。
“阿瑪阿瑪!您在想什麼呢?”,永忠的聲音將他從思考中喚醒。
“沒事,今日就到這裏,你去睡吧!記得此事萬萬不可在別人面前提起!”,弘明起身收拾好東西推門而出,顯然他已經有了打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