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帕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神州赤子,報國精忠。聰明睿智兮驍勇英武,焚衣拍案兮義旗高張。兵圍海島,血染沙場;干戈北指,縞素臨江。兩島屯師唯赤膽,一隅抗志見衷腸。”,在父親投降滿清,母親自盡與亂軍之中後。鄭成功高舉義旗,自小金門(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屢敗屢戰,在風雨動盪中維繫我華夏之火不滅。
“中華俊傑。民族英雄。艨艟奮兮波濤湧,雄師發兮王旗揚。戈耀赤嵌,驅荷夷於鹿港;炮轟內海,擊敵艦於臺江。攻城奪地,敵酋投降;驅荷復土,盛德昭彰。”。大陸攻勢失敗後,鄭成功不顧部下反對,率軍直進臺灣,打敗了盤踞於此的荷蘭殖民者,讓寶島重歸中華的懷抱。現在延平郡王府內依然可以看到幾名荷蘭人的跪像,據說後世臺灣政府爲了避免荷蘭友人驚詫,故而重塑雕像讓這些人站了起來,但現在麼,陳家洛覺得還是讓他們一直這麼跪下去比較好!
“傳承文化,開臺聖王百代留芳。痛哉鄭公,盡瘁家邦中華崛起,勵精圖強謹以復興之大義,瀝我同胞之精誠;庶不愧乎前烈,纘輝光而日昌。竭誠致祭,奉此馨香;神其來格,伏惟尚饗!”,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勸課農桑、 施展教化,分化州縣、安置官吏,讓文明之光在寶島上閃耀;可惜就在他重整兵馬反攻大陸之時卻英年早逝,導致多年心血功虧一簣;陳家洛在祭文的最後發下紅原,必將繼承鄭成功的遺志,率領漢人驅除韃虜,重新恢復漢人的榮光,並將這榮光照耀世界的每個角落。
唸完祭文,陳家洛親手點燃三支線香奉與鄭成功雕像之前,然後轉身對後方招招手,當下十六名大漢氣喘吁吁地抬着兩尊跪像放到鄭成功的面前。
無論那個時代,有民族英雄就有漢奸,明末清初之時漢奸輩出,但和鄭成功恩怨最深的就要數韃子的海澄公黃梧和大將軍施琅了,既然岳廟裏有秦檜等人的跪像,那麼陳家洛也不介意鄭成功面前多上兩尊黃梧和施琅的跪像。不知道黃仕簡和施廷旉等人到了此處有何想法,會不會生出“人自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之感。
看着這兩尊雕像,陳家洛心中升起一股快意,起碼在這個位面,不會有寡廉鮮恥之人籌劃着拍攝《施琅大將軍》這樣無恥的電視劇了。
“鳴炮,奏樂!”,吳思華一聲令下,十門大炮齊聲鳴放,三列經過專門訓練的紅花會士兵在高臺上唱起陳家洛給他們的歌來。
“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血淹沒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歌聲中陳家洛心中暗暗罵道,這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不就是說的韃子侵略我華夏麼,日月爲明代表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決心,血淹沒人間,由於滿清入侵,鮮血戰火淹沒人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無數血債怎麼能夠太平美滿?
本來是一首讚頌民族英雄的頌歌卻被安排給了韃子奴酋,這恥辱終於在今天被陳家洛扭轉。看着紅花會和天地會的漢子們一個個熱淚盈眶的樣子,陳家洛心中頓感欣慰,是的,他們不是後世那些寡廉鮮恥的文人,他們在歌聲裏讀懂了鄭成功,他們的胸中依舊飽含熱血、充滿對英雄的敬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