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快,主持人張艾佳和蔣光超出現在臺上,頒獎儀式開始了。
據說,在成功邀請到“玉婆”伊麗莎白·泰勒擔任嘉賓後,做爲電影圈內少數會講英語的才女,張艾佳在一開始,以身體微恙拒絕擔任主持人,沒想到後來真進醫院開了刀。
當張艾佳看見宋先生親自前來探望的時候,感動之下,這才答應主持第一次有好萊塢明星湊熱鬧的金馬獎。
唐煥瞥了一眼坐在不遠處的宋先生,暗自尋思,此人對仕途倒是真的很熱衷,在其任內,沒少支持這個金馬獎。
如果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發展,在請來金馬史上毫無疑問的最大牌的頒獎外賓伊莉莎白?泰勒之後,1980年,復出的鄧儷珺登臺獻唱,1981年,法國男星亞蘭?德倫前來助陣,可謂是擺足了場面。
當已經47歲的泰勒出場的時候,迎來了一片熱烈的掌聲,而泰勒也很敬業,用漢語說了一句“謝謝”。
唐煥暗自一哂,如果這是一個年年都和好萊塢圈子接觸的文化交流機制也就罷了,但可惜只是曇花一現的面子工程。
張艾佳果然不負衆望,在臺上用流利的英語和“玉婆”對談着,“當演員一直是你的願望嗎?”
“小時候我常常幻想,我想演戲就是幻想的縮影。”泰勒如是回答。
不管怎麼說,泰勒是這次金馬獎的最大亮點,有些人藉此贏得了政績,至於是否能夠藉此改善寶島所面臨的尷尬處境,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