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860年代,伊朗人阿巴卡捷根據貝恩和貝克卡爾提出的傳真機原理和結構,研製出了可以實際應用的傳真機,並且在法國巴黎、里昂、馬賽等城市進行了傳真通信的實驗。
1924年,高質量的相片傳真機出現。目前還沒有被美國通用電氣併購的美國無線電公司即rca,成功地通過無線電將一幅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的照片,從紐約傳送至倫敦,由此發明了無線電傳真,並在兩年後開始了商業應用,陸續開通了有線和無線相片傳真業務。
1968年,美國率先在公用電話網上開放傳真業務,在這之後,特別是1972年以後,其它國家也迅速跟進。
這使得原本侷限於在專用線路上使用的傳真機數量猛增,尤其是用於傳送手寫、打印或印刷的書信、文件、表格、圖形等的文件傳真機,表現得最爲搶眼。
再加上國際電話諮詢委員會即關於傳真標準化工作的進展,尤其是傳真技術自身的發展,機械式的影像掃瞄方式被電子掃描取代,數據傳輸模式從模擬發展到了數字,傳輸速度的大幅度提升,聯合作用之下,使得人類的通信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和前世裏手機標準中的2g、3g、4g類似,現代傳真機的發展也劃分了階段。
在197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g1即一類機,傳送一頁a4幅面文件,大約花費6分鐘時間。
進入1970年代後,g2即二類機得到廣泛使用,傳送一頁a4幅面文件,大約花費3分鐘。
目前,大約花費1分鐘就能傳送一頁a4幅面文件的g3即三類機,開始進入市場推廣階段。
相比於3的以太網技術,依託於公用電話網的現代傳真肯定要成熟多了,只要介入這個領域,就能很快產生可預見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