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801處理器比英特爾cpu的功能至少強一個數量級,配套的操作系統也比cp/這類的dos操作系統至少先進數年。
但在機構龐大的ib內部協同工作。可沒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各種便利,各種申請報告之類的程序走下來,說不定就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據說,ib的產品在設計被批准後至少也要等上兩年才能上市;而更悲觀的說法是,一般都要5年。
藍色巨人的老成持重,由此可見一斑了。
力求做到一個“快”字的象棋計劃項目小組,只能忽略ib內部的解決方法,以避免許多可能推延日程的內部程序過程。從而大大地降低其工作困難。
還好,ib在1978年有個採用了tel8080,名爲“r”的失敗項目,頗具借鑑意義,只是它居然被制定出來了一個高達2萬美元的價格,讓所有人一腦門子的黑線。
於是,他們乾脆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了ib外部,尤其是那些已經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的個人電腦:蘋果、唐迪、康懋達、雅達利……各種型號的個人電腦都會被買回來,並被拆開仔細研究一番。
ib的精英們很快發現,這些產品所採用的cpu分成兩大類:英特爾的tel8080和zilog的z80;摩托羅拉的c6800和logy的os6502。其中z80和os6502都是分別從tel8080和c6800研發人員當中分裂出去的工程師各自搞出來的改進版本。
僅考慮成本的話,各自對應的摩托羅拉系比英特爾系更有優勢,但被數次反市場壟斷法律訴訟搞得焦頭爛額的ib。已經從骨子裏對各種可能陷入的專利糾紛十分警惕。
於是,zilog和logy直接出局,而由於誕生於tel8080架構上的操作系統——cp/的成熟和流行,英特爾最終被選秀成功送入了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