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通過類似於網吧的集中式硬件資源平臺。人們仍然可以比較容易地接觸到這一最新科技產品。
在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基礎後,對個人電腦使用上的進一步掌握,“脫機”狀態下也可以完成。
比如通過鍵盤的硬紙板印刷品。用戶能夠以模擬的訓練方式,鞏固計算機輸入的技能掌握。
而個人電腦的技術核心之一,即軟件編程,也完全可以在紙面上敲定之後,再在真實的電腦上調試。
幾十年前的大型機時代,計算機的使用在美國算是一個僅有精英階層使用的特權象徵,可硬件資源有限。上機機時緊張,並不意味着沒有計算機普及的基礎。書非借不能讀也,由此倒是刺激了個人電腦的出現。
不難看出,這裏面的關鍵在於人的主觀能動性。
雖然現在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教育發展水平和經濟基礎,但領袖號召力、望子成龍。以及“白卷英雄”和“讀書無用論”泡沫後人們對知識的嚮往,等等軟件因素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未嘗不能起到助推的作用。
當然了,要想保持“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的熱度,也需要一個長期的吸引力。
原本時空裏的幾十年後,奧數之類的特長班氾濫成災,天價學區房屢見不鮮,諸如此類的現象,媒體們都將其歸結爲教育資源不均衡。而唐煥卻從中看到了人們思維深處的主觀動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