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了過問這兩個已經到手的,僱主爲國家的大項目之外,唐煥主要把精力放在了中關村這個未來幾年必將勢力大發展的潛力地盤。
事實上,中關村的科技人員面向市場、自主創業的序幕,早於1980年便被拉開了。當年10月23日,此前曾經兩次到美國硅谷參觀考察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春先與6名科技人員一起,在燕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下,成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這是中關村地區第一個由科技人員自主創辦的、面向市場需求提供有償技術服務的民營科技機構。
這些民營科技企業實行了以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即“四自原則”爲代表的一系列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的試驗探索,使企業成爲獨立的市場主體。
不過,科技人員“從商”的行爲也備受爭議,這也算是不可迴避的時代特色了。
在大大小小的年底聯誼聚會上,唐煥除了再次和陳春先這些中國硅谷先行者們,探討it這個高科技行業如何才能適應國情地接地氣發展之外,還特別留意收集了一下原本時空裏,很快就會浮出水面的“兩通兩海”——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這四家極具代表性的中關村龍頭企業的相關人等情況,只不過他們對外界而言還有些默默無聞。
毫不誇張地說,唐煥在這些場合受到了熱情的追捧,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他設立的“技術開發基金”——這塊用以支持社會上的項目開發的唐僧肉,實在太具吸引力了。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對這個基金提出使用申請,這實際上就相當於美國硅谷那邊大行其道的風險投資,只不過沒用如此不接地氣的洋氣名字罷了。
當下階段,有個萬元的資金啓動。民營科技公司就可以開張了,而以唐大老闆這個天使投資人的雄厚財力,幾乎可以做到有求必應。只不過他沒有那麼冤大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