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西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歐洲貨幣體系的出現,使得歐洲幾個主要國家形成了一個在貨幣上結合的鬆散聯盟,其主要的內容是由歐共體的成員國共同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稱爲歐洲貨幣單位ecu)爲中心,成員國的貨幣與之掛鉤,再通過歐洲貨幣單位使成員國的貨幣確定雙邊固定匯率。
這種匯率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成員國之間的貨幣匯率有一個可波動的範圍,這個波動幅度是正負225,英鎊則因爲英國gdp比重較大而設爲6。
爲了維持這種匯率制度,成員國需要把黃金和美元儲備的兩成交給歐洲貨幣合作基金,以此來換取相應數量的歐洲貨幣單位。如果某個成員國的央行需要對本國貨幣的匯率進行干預,它就可以用手中的歐洲貨幣單位,或者其他形式的國際儲備金向其他國家買入本國貨幣,從而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
由於當時的馬克是歐洲貨幣市場上最強勁的貨幣,而且也是國際外匯市場上僅次於美元的幾種主要交易貨幣之一,因此市場普遍認爲,某個歐洲貨幣體系成員國貨幣和馬克之間有劇烈的波動,就會認爲是該國的zhongyāng銀行在干預匯率。
根據規定,成員國之間兩種貨幣的匯率超過規定範圍的話,那麼相關的兩個國家的zhongyāng銀行都有義務進行干預。但實際上由於馬克的強勢地位,很多貨幣的波動達到規定範圍時,只有那個國家單方面地去幹預匯率市場,而德國並不需要履行這種義務。
這種不平衡,爲歐洲各國貨幣間的相互聯繫匯率制度埋下了一個危機的種子。
進入九十年代後,世界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柏林牆倒閉,東德的議會決定併入聯邦德國(西德),並且在十月份停止東德zhèngfu的工作,從此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的局面就此結束。
此時已經身處內困外乏的蘇聯集團已經無力阻止其成員國的異心,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裏,蘇聯的成員國紛紛宣佈duli,脫離蘇聯和華約集團,偌大的一個世界有史以來的最大軍事集團也就此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