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看吧,這就是當時真正的大清朝,面對外面的世界純粹是一抹黑,從上至下一提起洋務所有人都是搖頭大爺,全都發毛。包括慈禧也不例外,只要涉及到洋人,這個女人就會立刻蛻變成農村老太太,兩隻眼睛也就剩下迷茫的光芒了。
同治皇帝的疑問,慈禧給不出答案,全清國唯一一個能給答案的人,還在塘沽港避風頭呢。慈禧知道,這個狡猾的二鬼子肯定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要朝廷有那麼一點針對他的意思,他絕對會第一時間登上洋人的船溜之大吉。
說心裏話,慈禧還真想讓肖樂天給皇兒傳授點洋人的知識,可是每當她想到朝堂平衡的大局,她就打退堂鼓了。顯學統治中國幾千年了,真的指望那個小傢伙推翻?算了,哀家還是不做這個夢了。
最終同治小皇帝也沒有從母親這裏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後來幾天朝堂上的變化卻證明了額孃的英明,一個在皇帝眼裏天大的事情居然真的沒有人提起,所有人就真的認爲這件事不存在一樣。
在沒有報紙,沒有廣播,更不可能有電視的時代,媒體這個行業根本就不存在,朝廷對民衆的統治其實很簡單,一個‘瞞’字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老百姓連身邊幾十裏幾百裏發生的事情都不清楚,又有誰會在乎千里之外呢。
四年前,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你現在去河南、四川、雲貴等地的農村問問,保證一百人裏也沒有一個知道。
當然了,上層的消息不可能對所有人都封閉,龐大的讀書人羣體和官吏層,是統治階級繞不過去的。而這些人,都處在一個共有的封閉性很強的利益場裏,每一次意外事件的發生,只不過是這個利益場裏的再洗牌而已。
在這場史稱‘三鬥米暴動’的事件發生以後,各方勢力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的,但是各方勢力之間的私下溝通卻從未停止過,從京師和南京之間的八百里加急快馬,一匹接一匹的在驛道上穿梭,京城裏的青樓、酒肆包廂裏總有身份高貴的大人物和各種各樣的掮客交頭接耳。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一個半月之後,當北京城的暑氣有點消散之時,一場大朝會召開了。讓人震驚的是,大清朝居然在沒有任何官員反對的情況下,批准了三個工業特區的計劃。塘沽、上海、廣州成爲了大清朝頭一批要進行工業開發的特區所在地。
之前鬧的瘋狂無比的清流們,在今天居然一聲不吭了。一個個安靜的就像小白兔一樣,至於他們的領袖翁同龢,在朝會上乾脆閉目養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