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7/12頁)
MM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淨瞎說。”徐言成嘿嘿應道,“明日我便光明正大幫小舅給撤了,豈會偷偷來?”
五月初九這日,順天府學裏,宋山長帶着一衆教諭組織考覈順天府秀才們的學問,時長半日,習八股文兩篇,時間還是有些緊張的。
只堪堪錄取五十人,卻有近兩百人蔘加,個個皆有秀才功名。
依照不成文的規定,院試前十一般是不會被淘汰的,裴少淮居於院試案首,更是無需擔憂。但裴少淮依舊很認真對待此次考試,心想,橫豎已經耗去了時辰,還不如仔細對待,若能寫出兩篇上乘之作,也算有所收穫。
其一題出自《中庸》,言道:君子和而不流。
其二題出自《詩經·衛風》,言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兩道題講的都是君子品性,出題十分平易,恐怕是考官有意如此,因爲愈是平易愈是難出佳作,也愈能顯現考生的筆力。第二題出自五經中的詩經,不管考生以哪一部爲本經,都要以此爲題,以《詩經》爲本經的考生自然高興,非《詩經》本經的考生若是連“如琢如磨”都不會破題,那也不必再考了。
這也再次說明一件事,學生選擇本經可不意味着只學本經,《詩》《書》《禮》《易》《春秋》一部也不能落下。
對於第二題,裴少淮沉思片刻,心道,玉質是天生所有,若想成爲珏,則需雕琢磨礪,若是比作人,則天性稟賦比作玉質,一心求學爲雕琢過程,一個有天賦的人也要虛心求學方能成才。
二者缺一不可。